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要求一句話,一句話說清楚質量管理體系

中服質量認證 2023-03-17 22:08
【摘要】小編為您整理ISO9001標準八大原則如何組成一句話、購買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要求是什么、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要求、9001質量管理體系上有一句話"可容許的不相容"是什么意思相關iso認證公司知識,詳情可查看下方正文!

ISO9001標準八大原則如何組成一句話?

顧客領導全員(也就是需求決定供應)過程系統改進(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過程靠系統的方法來改進)事實決策供方(供應商要靠事實來決定留存)


購買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標準?

辦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標準,一般到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管理處,或標準書iso認證公司,標準出版社等均有出售。新版GB/T19001-2015 計劃是2016年5月出版,還在等待中。


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要求是什么?

全面質量管理
一、TQM的來源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簡稱TQM)是以質量管理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旨在通過讓顧客和所有相關方受益而到達長期成功的一種管理途徑。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發達單位組織運用全面質量管理使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質量獲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逐漸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廣泛傳播,各國都結合自己的實踐有所創新發展。目前舉世矚目的ISO9000族質量管理標準、美國波多里奇獎、歐洲質量獎、日本戴明獎等各種質量獎及卓越經營模式、六西格瑪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的。
二、TQM的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 推行ISO9000標準的“五段十五步”工作方法,此方法可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一、培訓起步,職能分工:
二、編寫iso三體系認證、試點運行:
三、內部審核、正式運行:
四、模擬審核,準備認證咨詢:
五、正式審核,體系維持:
一、培訓起步,職能分工: (返回頁首)
1.培訓起步: A.全員ISO9000基礎知識培訓。 a.培訓目的
1.了解ISO9000族標準的內容;
2.了解ISO9000族標準的基本要求;
3.了解ISO9000族標準的實施辦法;
4.了解企業推行ISO9000意義和計劃。 b 學習內容:
1.什么是ISO9000族標準;
2.對標準的理解;
3.本公司推行ISO9000意義;
4.本公司推行ISO9000的計劃和要求。 c.參加人員和學習時間:
1.參加人員:全體人員
2.學習時間:3個人周。 B.骨干培訓 a.培訓目的
1.了解ISO9000族標準的基本內容;
2.領導在質量體系中的作用;
3.了解為什么要推行ISO9000;
4.要了解如何推行ISO9000。 b.學習內容
1.ISO9000族標準的結構、原理和內容概述;
2.重要的質量概念;
3.實施標準的指導思想;
4.領導在體系中的作用;
5.體系認證咨詢、維護和改進的過程。 c.參加人員和學習時間
1.參加人員: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各有關部門經理和主管。
2.學習時間:2-4個人周。 C、iso三體系認證編寫技能培訓 a 培訓目的
1.掌握iso三體系認證編寫方法;
2.結合本公司實際如何編制有關iso三體系認證。 b 學習內容
1.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總論;
2.質量手冊編寫;
3.程序iso三體系認證編寫;
4.工作iso三體系認證編寫;
5.質量計劃制定;
6.質量記錄。 c.參加人員和學習時間 參加人員:企業各有關部門領導、ISO9000工作小組內的成員,專職質量管理人員。 學習時間:3-5個人周。
2.建立組織 A.領導小組-ISO9000委員會 推行ISO9000,領導是關鍵,企業領導應作正確決策,并積極地帶頭參加這項工作。 .帶頭學習ISO9000基礎知識; .積極推動公司工作; .給出人力和物力支持; .成立領導小組,主要領導都應當參與; .任命管理代表,負責標準中規定的職責; .及時處理有關重大問題; .組織管理評審。 B.工作機構——質管部 為了推行ISO9000,公司應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負責全公司推行ISO9000組織協調工作,作為一個辦事核心。應保證: .所有各有關部門都能參與工作小組; .有專職人員; .有骨干力量。骨干人員應對ISO9000有較全面系統的學習,最好有一定相關工作經歷。 C.管理者代表 公司應按標準要求任命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應由較高管理者指定; .管理者代表應是公司管理層成員; .管理者代表應具有如下職責: 確保按照標準規定建立、實施和維持質量體系要求; 向管理者報告質量體系的執行情況,以便評審和改進質量體系; 管理者代表的職責還可以包括就質量體系方面與外部機構的聯絡。 ?
3、系統調查-診斷 A、診斷的目的 通過診斷,達到以下目的: a.現有質量體系與標準的符合性: .找出與標準之間差距; .找出形成這些差距原因。 b.識別確定對質量體系進行修改的內容: (1).體系標準和要素選擇; (2).機構調整內容; (3).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清單; (4).需新編制的iso三體系認證(清單)。 B、診斷的依據 診斷工作一般應按某一合適的質量體系標準、主要合同和本單位一些基本法規。根據各單位具體情況,診斷的依據可以歸納成如下幾個方面: a.質量體系標準: 例如ISO9001:2000版標準,診斷所選擇的標準與申請認證咨詢的標準應是一致的。 b.合同: 質量體系應能基本滿足各客戶的要求,因此,合同應是論斷的一個重要依據。 c.本單位的基本規定、規程: 如有關標準化方面的、有關計量方面的、有安全方面的等等,這些規定、規程是否合理及合理的內容是否被有效運行,診斷時要檢查的內容。 d.社會或行業有關法規 質量體系不僅要滿足質量體系標準、合同和公司有關規定,還應該符合單位、地區、行業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要求,診斷時應作為考慮。 (1).有關安全法規; (2).有關計量法規; (3).有關環保法規; (4).有關勞動法規。 C、實施診斷的人員 實施診斷員可以是公司內部的人員,也可以公司委托的外部機構,如咨詢機構的人員,因此實施診斷的人員可以有如下幾方面: a.咨詢人員: 如果公司聘請了咨詢人員,診斷工作可以其為主進行。為此咨詢機構可以委派專門診斷、檢查工作組,制訂計劃,在企業確認的基礎上按計劃進行診斷。 b.內部審核員: 如果公司有經培訓合格并勝任該項工作的人員,可以認證其進行診斷工作。 c.第三方審核機構的人員: 如果公司有需要,可以聘請外部審核機構的審核員為公司進行診斷。 D、診斷工作的實施過程 a.確定診斷小組。 b.確定診斷依據和診斷對象。 c.制訂診斷計劃,編制診斷工作iso三體系認證。 d.現場診斷檢查 (1).與現場人員交談,了解情況; (2).檢查現場iso三體系認證和記錄; (3).如實記錄體系運行現狀。 e. 提交診斷報告 (1).不合格報告; (2).診斷結論; (3).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清單; (4).需新編制和修訂的iso三體系認證(清單)。
4. 職能分工-體系iso認證 A.制訂質量方針; B.任命管理者代表主要責任: a.協助管理者確保按標準的要求建立質量體系。 b.負責質量體系的實施和維護。 c.負責組織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向較高管理者報告體系執行情況,以便評審和改進。 d.就質量體系方面問題與外部聯系。 C.iso認證調整組織機構 a.各部門職責應覆蓋標準要求。 b.各部門有清楚的職責。 c.各部門工作之間有合理的銜接。 d.職能分工形成書面iso三體系認證,并經充分討論。 e.應把有關質量的策劃、控制、協調、檢查、改進工作都反映出來。 D.質量體系標準的刪減 a. 根據ISO9001:2000版規定當本標準的任何要求因組織及其iso三體系認證的特點而不適用時,可 以考慮對其進行刪減。除非刪減僅限于本標準第7章中那些不影響組織提供滿足顧客和 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或責任要求,否則不能聲稱符合本標準。 b..按合同要求,規定對質量體系的補充要求,例如統計過程控制要求、安全性要求等。 E.確定新體系中iso三體系認證結構 a.典型iso三體系認證層次
二、編寫iso三體系認證、試點運行: (返回頁首)
1.編寫iso三體系認證 A、列出iso三體系認證清單: 質量手冊:手冊的構成 職能的分配 組織間接口 手冊中要素描述 有關支持性iso三體系認證 程序iso三體系認證:需編制哪些程序iso三體系認證 每個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對應標準那個要素 各程序iso三體系認證之間有無重復、有無遺漏 各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形成的記錄 有關支持性iso三體系認證 工作iso三體系認證:作業指導書 工藝iso三體系認證等技術類iso三體系認證 管理iso三體系認證 報告和表格 B、明確哪些舊iso三體系認證作廢、哪些保留: C、分配iso三體系認證編寫任務: 各部門參與 質管部集中 D、起草iso三體系認證: 工作流程 闡述簡捷 語言標準 iso三體系認證傳遞 E、iso三體系認證討論: 內部討論—適用性 外部檢查—完整性 F、iso三體系認證批準發效 審核、批準 復印、裝訂 受控、登記 發效、簽收
2.試點運行 A、體系交底: 手冊:特點、使用、保管要求; 程序:特點、注意事項、形成記錄、各程序之間接口; 工作iso三體系認證:需要掌握關鍵問題如何記錄,報告不合格品。 B、培訓、宣傳: 培訓:崗位培訓; 特殊崗位培訓考核; 管理人員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培訓; 全員質量方針、目標培訓。 宣傳:質量方針; 試運行計劃; ISO9000認證咨詢計劃; 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內容介紹。 C、其他配套工作: 計量; 合格分承包方許定; 標識的制作。 D、試運行: 補充完善基礎工作:邊運行,邊完善第三層次iso三體系認證; 修改體系iso三體系認證:邊運行,邊修改不合適的iso三體系認證; 作為記錄并保存好記錄以推供證據。
三、內部審核、正式運行: (返回頁首)
1.部審核、管理評審: A、至少進行一次內部審核,組織應制訂審核計劃、審核清單、審核報告、不合格項的跟蹤和監督等有關活動記錄和iso三體系認證應保存完好,以便以認證咨詢檢查。 B、至少安排一次管理評審,以評價新體系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同時積累一次管理評審活動記錄,評審按程序iso三體系認證要求進行。
2.正式運行: 通過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對體系iso三體系認證中不切合實際或規定不合適之處進行及時的修改,在一系列修改后,發布第二版質量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進行正式運行。
四、模擬審核,準備認證咨詢: (返回頁首)
1.為了減少認證咨詢一次通過可能存在的某種風險,在由第三方正式審核之前,可以由內部審核組成類似的外部機構進行一次模擬審核或請已確認的認證咨詢機構進行預審。
2.企業應本著對自己有利的觀點選擇認證咨詢機構,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A.、客戶要求; B、.企業所在地區;在選擇認證咨詢機構時應在原則上就近就便; C、.認證咨詢機構的認證咨詢范圍和有效性; D、.費用;正常認證咨詢收費和交通、食宿等其它費用。
五、正式審核,體系維持: (返回頁首)
1.接受所選擇的認證咨詢機構的正式審核。
2.體系維持與提高 A、檢查現場中問題,不斷地改進和鞏固; B、進一步完善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加強協調監督工作; C、定期開展內部質量審核和管理評審。

全面質量管理
一、TQM的來源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簡稱TQM)是以質量管理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旨在通過讓顧客和所有相關方受益而到達長期成功的一種管理途徑。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發達單位組織運用全面質量管理使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質量獲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逐漸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廣泛傳播,各國都結合自己的實踐有所創新發展。目前舉世矚目的ISO9000族質量管理標準、美國波多里奇獎、歐洲質量獎、日本戴明獎等各種質量獎及卓越經營模式、六西格瑪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的。
二、TQM的定義 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并考慮到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iso認證、制造和售后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的研制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體系。 TQM的管理理念是已客戶為導向的,所有全員質量管理組織的人員通過全員參與的,通過跨功能、跨等級的管理,利用所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來系統地管理組織的改進與進步。 TQM 結合了iso三體系認證質量,過程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從而成為一個經過變革后的組織中的過程的控制,能通過更經濟有效的方式來滿足客戶要求。 受控的生產過程在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未能滿足客戶需求時仍不能幫助公司增長市場份額。
三、實施TQM的作用:


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要求?

1 范圍
1.1 總則本標準為有下列需求的組織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a) 需要證實其具有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b) 通過體系的有效應用,包括體系持續改進過程的有效應用,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要求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旨在增強顧客滿意。注1:在本標準中,術語“iso三體系認證”僅適用于:a) 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b) 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過程所產生的任何預期輸出。注2:法律法規要求可稱作法定要求。
1.2 應用本標準規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適用于各種類型、不同規模和提供不同iso三體系認證的組織。由于組織及其iso三體系認證的性質導致本標準的任何要求不適用時,可以考慮對其進行刪減。如果進行刪減,應僅限于本標準第7章的要求,并且這樣的刪減不影響組織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或責任,否則不能聲稱符合本標準。2 規范性引用iso三體系認證下列iso三體系認證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iso三體系認證,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iso三體系認證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iso三體系認證,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19000-2008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ISO9000:2005 ,IDT)3 術語和定義本標準采用GB/T19000中所確立的術語和定義。本標準中所出現的術語“iso三體系認證”,也可指“服務”。
4.1總要求組織應:a)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及其在整個組織中的應用;b) 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c) 確定所需的準則和方法,以確保這些過程的有效運行控制有效;d) 確??梢垣@得必要的資源和信息,以支持這些過程的運行和監視;e) 監視、測量(適用時)和分析這些過程;f)實施必要的措施,以實現所策劃的結果和對這些過程的持續改進。組織應按本標準的要求管理這些過程。組織如果選擇將影響iso三體系認證符合要求的任何過程外包,應確保對這些過程的控制。對此類外包過程控制的類型和程度應在質量管理體系中加以規定。
4.2iso三體系認證要求
4.
2.1總則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包括:a) 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b) 質量手冊;c)本標準所要求的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和記錄;d) 組織確定的為確保其過程有效策劃、運行和控制所需的iso三體系認證,包括記錄。注1:本標準出現“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之處,即要求建立該程序,形成iso三體系認證,并加以實施和保持。一個iso三體系認證可包括對一個或多個程序的要求。一個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個iso三體系認證中。注2: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多少與詳略程度可以不同,取決于:a) 組織的規模和活動的類型;b)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程度;c) 人員的能力。注3:iso三體系認證可采用任何形式或類型的媒介。
4.
2.2質量手冊組織應編制和保持質量手冊,質量手冊包括:a) 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任何刪減的細節和正當的理由(見
1.2);b) 為質量管理體系編制的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或對其引用;c) 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
2.3iso三體系認證控制質量管理體系所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應予以控制。記錄是一種特殊類型的iso三體系認證,應依據
4.
2.4的要求進行控制。應編制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以規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 為使iso三體系認證是充分與適宜的,iso三體系認證發布前得到批準;b) 必要時對iso三體系認證進行評審與更新,并再次批準;c) 確保iso三體系認證的更改和現行修訂狀態得到識別;d) 確保在使用處可獲得適用iso三體系認證的有關版本;e) 確保iso三體系認證保持清晰、易于識別;f) 確保組織所確定的策劃和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外來iso三體系認證得到識別,并控制其分發;g) 防止作廢iso三體系認證的非預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種目的而保留作廢iso三體系認證,對這些iso三體系認證進行適當的標識。
4.
2.4記錄控制為提供符合要求及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而建立的記錄,應得到控制。組織應編制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以規定記錄的標識、貯存、保護、申報、保留和處置所需的控制。記錄應保持清晰、易于識別和申報。5 管理職責
5.1 管理承諾較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活動,對其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的承諾提供證據:a) 向組織傳達滿足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質量方針;c)確保質量目標的制定;d) 進行管理評審;e) 確保資源的獲得。
5.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較高管理者應以增強顧客滿意為目的,確保顧客的要求得到確定并予以滿足(見
7.
2.1和
8.
2.1)。
5.3 質量方針較高管理者應確保質量方針:a) 與組織的宗旨相適應;b) 包括對滿足要求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承諾;c) 提供制定和評審質量目標的框架;d) 在組織內得到溝通和理解;e) 在持續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
5.4 策劃
5.
4.1質量目標較高管理者應確保在組織的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質量目標,質量目標包括滿足iso三體系認證要求所需的內容(見
7.1 a))。質量目標應是可測量的,并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
5.
4.2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較高管理者應確保:a) 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策劃,以滿足質量目標以及
4.1的要求。b) 在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申報進行策劃和實施時,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完整性。
5.5 職責、權限與溝通
5.
5.1職責和權限較高管理者應確保組織內的職責、權限得到規定和溝通。
5.
5.2管理者代表較高管理者應在本組織管理層中指定一名成員,無論該成員在其他方面的職責如何,應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限:a)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b) 向較高管理者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績效和任何改進的需求;c) 確保在整個組織內提高滿足顧客要求的意識。注: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可包括就質量管理體系有關事宜與外部方進行聯絡。
5.
5.3內部溝通較高管理者應確保在組織內建立適當的溝通過程,并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進行溝通。
5.6 管理評審
5.
6.1 總則較高管理者應按策劃的時間間隔評審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評審應包括評價改進的機會和質量管理體系申報的需求,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申報的需求。應保持管理評審的記錄(見
4.
2.4)。
5.
6.2評審輸入管理評審的輸入應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 審核結果;b) 顧客反饋;c) 過程的績效和iso三體系認證的符合性;d) 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的狀況;e) 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f) 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申報;g) 改進的建議。
5.
6.3評審輸出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包括與以下方面有關的任何決定和措施:a) 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及其過程有效性的改進;b) 與顧客要求有關的iso三體系認證的改進;c) 資源需求。6 資源管理
6.1 資源提供組織應確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資源:a) 實施、保持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b) 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增強顧客滿意。
6.2 人力資源
6.
2.1總則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從事影響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員應是能夠勝任的。注: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承擔任何任務的人員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符合性。
6.
2.2能力、培訓和意識組織應:a) 確定從事影響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員所需的能力;b) 適用時,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獲得所需的能力;c) 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 確保組織的人員認識到所從事活動的相關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做出貢獻;e) 保持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適當記錄(見
4.
2.4)。
6.3 基礎設施組織應確定、提供并維護為達到符合iso三體系認證要求所需的基礎設施。適用時,基礎設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場所和相關的設施;b) 過程設備(硬件和軟件);c) 支持性服務(如運輸、通訊或信息系統)。
6.4 工作環境組織應確定和管理為達到iso三體系認證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環境。注:術語“工作環境”是指工作時所處的條件,包括物理的、環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聲、溫度、濕度、照明或周氣等。7 iso三體系認證實現
7.1 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策劃組織應策劃和開發iso三體系認證實現所需的過程。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策劃應與質量管理體系其他過程的要求相一致(見
4.1)。在對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進行策劃時,組織應確定以下方面的適當內容:a) 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目標和要求;b) 針對iso三體系認證確定過程、iso三體系認證和資源的需求;c) iso三體系認證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測量、檢驗和試驗活動,以及iso三體系認證接收準則;d) 為實現過程及其iso三體系認證滿足要求提供證據所需的記錄(見
4.
2.4)。策劃的輸出形式應適于組織的運行方式。注 1:對應用于特定iso三體系認證、項目或合同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包括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過程)和資源做出規定的iso三體系認證可稱之為質量計劃。注 2:組織也可將
7.3的要求應用于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過程的開發。
7.2 與顧客有關的過程
7.
2.1與iso三體系認證有關的要求的確定組織應確定:a) 顧客規定的要求,包括對交付及交付后活動的要求;b) 顧客雖然沒有明示,但規定用途或已知的預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 適用于iso三體系認證的法律法規要求;d) 組織認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注:交付后活動包括諸如保證條款規定的措施、合同義務(例如,維護服務)、附加服務(例如,回收或最終處置)等。
7.
2.2與iso三體系認證有關的要求的評審組織應評審與iso三體系認證有關的要求。評審應在組織向顧客作出提供iso三體系認證的承諾(如:提交標書、接受合同或訂單及接受合同或訂單的更改)之前進行,并應確保:a) iso三體系認證要求已得到規定;b) 與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訂單的要求已得到解決;c) 組織有能力滿足規定的要求。評審結果及評審所引起的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若顧客沒有提供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要求,組織在接受顧客要求前應對顧客要求進行確認。若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發生申報,組織應確保相關iso三體系認證得到修改,并確保相關人員知道已申報的要求。注:在某些情況中,如網上銷售,對每一個訂單進行正式的評審可能是不實際的,作為替代方法,可對有關的iso三體系認證信息,如iso三體系認證目錄、iso三體系認證廣告內容等進行評審。
7.
2.3顧客溝通組織應對以下有關方面確定并實施與顧客溝通的有效安排:a) iso三體系認證信息;b) 問詢、合同或訂單的處理,包括對其修改;c) 顧客反饋,包括顧客抱怨。
7.3 iso認證和開發
7.
3.1iso認證和開發策劃組織應對iso三體系認證的iso認證和開發進行策劃和控制。在進行iso認證和開發策劃時,組織應確定:a) iso認證和開發階段;b) 適合于每個iso認證和開發階段的評審、驗證和確認活動;c) iso認證和開發的職責和權限。組織應對參與iso認證和開發的不同小組之間的接口實施管理,以確保有效的溝通,并明確職責分工。隨著iso認證和開發的進展,在適當時,策劃的輸出應予以更新。注:iso認證和開發的評審、驗證和確認具有不同的目的,根據iso三體系認證和組織的具體情況,可單獨或以任意組合的方式進行并記錄。
7.
3.2iso認證和開發輸入應確定與iso三體系認證要求有關的輸入,并保持記錄(見
4.
2.4)。這些輸入應包括:a) 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b) 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c) 適用時,來源于以前類似iso認證的信息;d) iso認證和開發所必需的其他要求。應對這些輸入的充分性和適宜性進行評審。要求應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7.
3.3iso認證和開發輸出iso認證和開發輸出的方式應適合于對照iso認證和開發的輸入進行驗證, 并應在放行前得到批準。iso認證和開發輸出應:a) 滿足iso認證和開發輸入的要求;b) 給出采購、生產和服務提供的適當信息;c) 包含或引用iso三體系認證接收準則;d) 規定對iso三體系認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iso三體系認證特性。注:生產和服務提供的信息可能包括iso三體系認證防護的細節。
7.
3.4iso認證和開發評審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見
7.
3.1),在適宜的階段對iso認證和開發進行系統的評審,以便:a) 評價iso認證和開發的結果滿足要求的能力;b) 識別任何問題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評審的參加者應包括與所評審的iso認證和開發階段有關的職能的代表。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
3.5iso認證和開發驗證為確保iso認證和開發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見
7.
3.1)對iso認證和開發進行驗證。驗證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
3.6iso認證和開發確認為確保iso三體系認證能夠滿足規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預期用途的要求,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見
7.
3.1)對iso認證和開發進行確認。只要可行,確認應在iso三體系認證交付或實施之前完成。確認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
3.7iso認證和開發更改的控制應識別iso認證和開發的更改,并保持記錄。應對iso認證和開發的更改進行適當的評審、驗證和確認,并在實施前得到批準。iso認證和開發更改的評審應包括評價更改對iso三體系認證組成部分和已交付iso三體系認證的影響。更改的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4 采購
7.
4.1采購過程組織應確保采購的iso三體系認證符合規定的采購要求。對供方及采購iso三體系認證的控制類型和程度應取決于采購iso三體系認證對隨后的iso三體系認證實現或最終iso三體系認證的影響。組織應根據供方按組織的要求提供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評價和選擇供方。應制定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的準則。評價結果及評價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
4.2采購信息采購信息應表述擬采購的iso三體系認證,適當時包括:a) iso三體系認證、程序、過程和設備的批準要求:b) 人員資格的要求;c) 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在與供方溝通前,組織應確保規定的采購要求是充分與適宜的。
7.
4.3采購iso三體系認證的驗證組織應確定并實施檢驗或其他必要的活動,以確保采購的iso三體系認證滿足規定的采購要求。當組織或其顧客擬在供方的現場實施驗證時,組織應在采購信息中對擬采用的驗證安排和iso三體系認證放行的方法作出規定。
7.5 生產和服務提供
7.
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組織應策劃并在受控條件下進行生產和服務提供。適用時,受控條件應包括:a) 獲得表述iso三體系認證特性的信息;b) 必要時,獲得作業指導書;c) 使用適宜的設備;d) 獲得和使用監視和測量設備;e) 實施監視和測量;f) 實施iso三體系認證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動。
7.
5.2 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當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輸出不能由后續的監視或測量加以驗證,使問題在iso三體系認證使用后或服務交付后才顯現時,組織應對任何這樣的過程實施確認。確認應證實這些過程實現所策劃的結果的能力。組織應對這些過程作出安排,適用時包括:a) 為過程的評審和批準所規定的準則;b) 設備的認可和人員資格的鑒定;c) 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使用;d) 記錄的要求(見
4.
2.4);e) 再確認。
7.
5.3 標識和可追溯性適當時,組織應在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全過程中使用適宜的方法識別iso三體系認證。組織應在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全過程中,針對監視和測量要求識別iso三體系認證的狀態。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場合,組織應控制iso三體系認證的唯一性標識,并保持記錄(見
4.
2.4)。注:在某些行業,技術狀態管理是保持標識和可追溯性的一種方法。
7.
5.4顧客財產組織應愛護在組織控制下或組織使用的顧客財產。組織應識別、驗證、保護和維護供其使用或構成iso三體系認證一部分的顧客財產。如果顧客財產發生丟失、損壞或發現不適用的情況,組織應向顧客報告,并保持記錄(見
4.
2.4)。注:顧客財產可包括iso體系認證和個人信息。
7.
5.5iso三體系認證防護組織應在內部處理和交付到預定的地點期間對iso三體系認證提供防護,以保持符合要求。適用時,這種防護應包括標識、搬運、包裝、貯存和保護。防護也應適用于iso三體系認證的組成部分。
7. 6 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組織應確定需實施的監視和測量以及所需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為iso三體系認證符合確定的要求提供證據。組織應建立過程,以確保監視和測量活動可行并以與監視和測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實施。為確保結果有效,必要時,測量設備應:a) 對照能溯源到國際或單位標準的測量標準,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進行校準和(或)檢定(驗證)。當不存在上述標準時,應記錄校準或檢定(驗證)的依據;(見
4.
2.4)b) 必要時進行調整或再調整;c) 具有標識,以確定其校準狀態;d) 防止可能使測量結果失效的調整;e) 在搬運、維護和貯存期間防止損壞或失效;此外,當發現設備不符合要求時,組織應對以往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和記錄。組織應對該設備和任何受影響的iso三體系認證采取適當的措施。校準和檢定(驗證)結果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定要求的監視和測量時,應確認其滿足預期用途的能力。確認應在初次使用前進行,并在必要時予以重新確認。注:確認計算機軟件滿足預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驗證和保持其適用性的配置管理。8 測量、分析和改進
8.1 總則組織應策劃并實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監視、測量、分析和改進過程:a)證實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的符合性;b)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符合性;c)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這應包括對統計技術在內的適用方法及其應用程度的確定。
8.2 監視和測量
8.
2.1顧客滿意作為對質量管理體系績效的一種測量,組織應監視顧客關于組織是否滿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關信息,并確定獲取和利用這種信息的方法。注:監視顧客感受可以包括從諸如顧客滿意度調查、來自顧客的關于交付iso三體系認證質量方面數據、用戶意見調查、流失業務分析、顧客贊揚、索賠和經銷商報告之類的來源獲得輸入。
8.
2.2內部審核組織應按策劃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審核,以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是否:a) 符合策劃的安排(見
7.1)、本標準的要求以及組織所確定的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b) 得到有效實施與保持。組織應策劃審核方案,策劃時應考慮擬審核的過程和區域的狀況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審核的結果。應規定審核的準則、范圍、頻次和方法。審核員的選擇和審核的實施應確保審核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審核員不應審核自己的工作。應編制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以規定審核的策劃、實施、形成記錄和報告結果的職責和要求。應保持審核及其結果的記錄(見
4.
2.4)負責受審核區域的管理者應確保及時采取必要的糾正和糾正措施,以消除所發現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續活動應包括對所采取措施的驗證和驗證結果的報告(見
8.
5.2)。注:作為指南,參見GB/T 19011。
8.
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組織應采用適宜的方法對質量管理體系過程進行監視,并在適用時進行測量。這些方法應證實過程實現所策劃的結果的能力。當未能達到所策劃的結果時,應采取適當的糾正和糾正措施。注: 當確定適宜的方法時,建議組織根據每個過程對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的符合性和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影響,考慮監視和測量的類型與程度。
8.
2.4iso三體系認證的監視和測量組織應對iso三體系認證的特性進行監視和測量,以驗證iso三體系認證要求已得到滿足。這種監視和測量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見
7.1)在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過程的適當階段進行。應保持符合接收準則的證據。記錄應指明有權放行iso三體系認證以交付給顧客的人員(見
4.
2.4)。除非得到有關認證人員的批準,適用時得到顧客的批準,否則在策劃的安排(見
7.1)已圓滿完成之前,不應向顧客放行iso三體系認證和交付服務。
8.3 不合格品控制組織應確保不符合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得到識別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預期的使用或交付。應編制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以規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處置的有關職責和權限。適用時,組織應通過下列一種或幾種途徑,處置不合格品:a) 采取措施,消除發現的不合格;b) 經有關認證人員批準,適用時經顧客批準,讓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 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預期的使用或應用;d) 當在交付或開始使用后發現iso三體系認證不合格時,組織應采取與不合格的影響或潛在影響的程度相適應的措施。在不合格品得到糾正之后應對其再次進行驗證,以證實符合要求。應保持不合格的性質的記錄以及隨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記錄,包括所批準的讓步的記錄(
4.
2.4)。
8.4 數據分析組織應確定、收集和分析適當的數據,以證實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并評價在何處可以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這應包括來自監視和測量的結果以及其他有關來源的數據。數據分析應提供有關以下方面的信息:a) 顧客滿意(見
8.
2.1);b) 與iso三體系認證要求的符合性(見
8.
2.4);c) 過程和iso三體系認證的特性及趨勢,包括采取預防措施的機會(見
8.
2.3和
8.
2.4);d) 供方(見
7.4)。
8.5 改進
8.
5.1持續改進組織應利用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以及管理評審,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8.
5.2糾正措施組織應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發生。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不合格的影響程度相適應。應編制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以規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 評審不合格(包括顧客抱怨);b) 確定不合格的原因;c) 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d) 確定和實施所需的措施;e) 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見
4.
2.4);f) 評審所采取的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8.
5.3預防措施組織應確定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發生。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應編制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以規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 確定潛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 評價防止不合格發生的措施的需求;c) 確定并實施所需的措施;d) 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見
4.
2.4);e) 評審所采取的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9001質量管理體系上有一句話"可容許的不相容"是什么意思?

你確定是9001體系上的嗎?我是沒看到,你再說詳細些,如:多少條款。你是不是在培訓資料上看到的?

哪一條?我怎么不記得了,要結合上下文理解。


上一篇 :廈門iso認證周期,廈門iso27001認證周期

下一篇:ccc認證查詢平臺,中國ccc認證平臺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