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保證體系的評價,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的評價

中服質量認證 2023-01-15 09:40
【摘要】小編為您整理闡述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評價內容、如何評價企業(yè)質量保證體系有效性的探討、工程造價質量保證體系、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評價包括哪些內容、質量管理體系評價的目的相關iso認證公司知識,詳情可查看下方正文!

闡述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評價內容?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學校為實現培養(yǎng)目標,運用系統理論的概念和方法,把質量管理的各個階段、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職能組織起來,對人才培養(yǎng)活動實行體制化、結構化、持續(xù)化的監(jiān)控,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和診斷,形成的一個任務、職責、權限明確又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能夠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的、有效的質量管理系統。具體落實到高校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包括教學目標體系、高校的課程體系、高校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保障這些子系統的有效和諧發(fā)展。目前,高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主要體現于對教學過程和質量的評價。在精英教育模式下,這種方法對加強高校的教學管理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終身教育和大眾化教育潮流的到來,目前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學目標過于狹窄。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多樣化、綜合化,但目前的高校教學目標卻僅僅局限于某一專業(yè)的范圍內,忽視了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教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直接手段,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確立多元化的目標,樹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目標,以適應變化和發(fā)展的社會。此外,目前的很多高校在辦學目標上沒有明確定位,盲目跟從,實行一刀切,將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相混淆,這都不利于保障教學質量。其二,教學質量評價過于主觀化。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具體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往往忽視客觀的評價指標。在評價過程中主觀人為成分重,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難以達到科學化、客觀化、公平化,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此外,在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單一化。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的通常是高校的行政人員,這就忽視了學生和專家的作用,導致很多教師例行檢查與平時上課時狀態(tài)的不一致,這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其三,教學過程監(jiān)控的不平衡。目前高校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主要偏重于課堂教學,而忽視學生的課外實踐過程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監(jiān)控得較為嚴格,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jiān)控較為松懈;對學生課內的專業(yè)知識考核比較重視,而忽視學生的道德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其四,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從“大教學,小課程”的觀點來看,大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指高校各種形式的課程。從當今國內高校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課程安排、選修課列表可以看出,我國高校的課程主要是集中于對學生專業(yè)課的訓練、學業(yè)成績的培養(yǎng)等顯性課程中,而忽視了隱性課程的學習和訓練,僅僅注重課程的分科性、專業(yè)性、文理分科等,沒有利用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五,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高校教師是教學質量的直接負責人,然而很多高校教師憑借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只忙行政,忽視教學,或者終日碌碌無為卻依然享受學校的高待遇。此外,還有很多高校為了節(jié)省開支,實行教師一崗多職,大班授課等,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我們認為,只有采用嚴格的賞罰升遷制度,不斷引進新的師資力量,才能保障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二、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基本原則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諸多的不足,在構建和完善教育保障體系時應遵循體系內部自身發(fā)展的趨勢特點,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完成。高校教學質量保障的過程是全過程、全方位、全人員的科學管理的過程,具有系統性、協調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解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遵循這些基本的要求和以下的幾項原則: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指高校在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應系統全面考察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個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保障體系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各要素、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成分,并確保這些要素形成有機整體。貫徹系統性原則,主要把握三個方面:首先,一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構成成分上是完備的,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要素,體系中的制度規(guī)范也應該是明確的、全面的;其次,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是孤立或是簡單的疊加,而應該是相互聯系的,應該使各組成部分相互補充完善;最后,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具有通用性,一所高校所設置的院校、專業(yè)都比較多,且教學過程還具有動態(tài)性特點,因此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提取共同要素,使其具有公用性。目標性原則。目標性原則指在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緊緊圍繞質量控制進程,組織協調各種力量來實現教學目標。目標性原則是全面構建實施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首要條件。為此,一方面在質量保障體系中,要建立具體明確的定位機制,并制定相應的評價反饋機制,以預防目標的偏離;另一方面,要落實管理,從領導層、監(jiān)督層到執(zhí)行層,要層層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權責分明,確保達到教學質量目標。持續(xù)性原則。持續(xù)性原則指的是高校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以持續(xù)發(fā)展觀為指導思想,把握教學質量不斷改進、持續(xù)發(fā)展的本質,建立能及時反應教學質量需求和質量發(fā)展變化過程的質量體系。貫徹持續(xù)性原則,首先要堅持持續(xù)提高質量的發(fā)展管理觀,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永恒的主體,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定任務。其次要注重教學的持續(xù)性,在教學過程中,各個階段、各門課程甚至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不能割斷彼此之間的聯系,應將各要素納入質量保障體系中,形成教學質量的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主要策略從以上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概念界定來看,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包括教學,還包括其他的子系統。所以,要構建全面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抓住高校教學保障體系中的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子體系。(一)高校教學目標體系的建立高校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不但受單位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還受到高校在教育系統中的定位、辦學宗旨、辦學條件、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在制定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時,一方面要將終極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在遵循單位的方針政策時,要考慮到一定時期內單位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走勢對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的特殊需要。所以,我們應根據學校的定位和性質,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科學、合理的終極目標,然后再根據學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和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學?,F階段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的可用性、經費的投入將終極目標分割為不同時期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詳細的目標評價體系,及時反饋目標的實施運行情況,糾正偏離目標的教學行為。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運行,最重要的是將階段性的目標具體化,即制定各項目標所要達到的具體分目標。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內容是抓好教學質量的基礎建設,例如教室、師資力量、課程、科研項目等,應對各項目各階段應達到的目標進行分組責任制,使各階段的分目標有效落實,進而最終完成終極目標。(二)高校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教學質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線,課程體系是教學質量的重心,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建立高質量的課程保障體系,筆者認為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的:首先,改革課程目標。在設置課程目標上,將基本的學科知識與實踐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相結合,改變以往片面強調學科知識的觀念,有效開發(fā)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專業(yè)學科知識,也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修養(yǎng)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其次,改革課程的組織方式。傳統的高校課程模式一般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和馬哲思修組成。我們看到,這些高校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只關注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沒有顧及其他。另外,理工類大學的課程設置也沒有考慮人文、社會方面的課程,人文類院校也有忽視科普類課程的設置。在這種課程模式下培養(yǎng)的學生,知識結構的偏離使其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大學生應具備全面知識的訴求。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要避免文理分家的局面,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專業(yè)教育和基礎教育相結合;還要設置較多的選修課,實行招投標資質制的課程模式,專業(yè)學科應精選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學習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的課程,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學會將所學內容服務于生活實踐。最后,現行的高考制度也影響著高校的課程模式。不可否認,高考制度的建立為我國選拔了一批批的優(yōu)秀人才。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現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顯。考試標準單
一、錄取標準單一等都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進程。改革現行高考制度的關鍵是改變單一的考試標準和錄取標準,實行多元化綜合性的考試錄取方式。這樣的錄取模式應該充分考慮到高考分數以外的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專長等,充分考量各層次、各類型學校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需求。只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和各省、市、學校自主考試相結合的考試制度,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進入高校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三)高校教學師資體系的建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是否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高校教學質量師資體系的建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對教學工作的領導。教師隊伍的建設。“辦好大學,大樓需要,但關鍵是師資,是師資隊伍的數量和質量?!苯辏髮W擴招以來,師資隊伍越來越緊張。據統計,我國高校的師生比例是18:1,而世界標準的師生比例是14:1。如果按這個標準計算,我國高校還有近10萬專職教師的缺口??梢?,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教師數量,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是當務之急。積極鼓勵副教授以上的教師進講臺上課,鼓勵在校碩士、博士生兼任輔導員協助教學,大力開展繼續(xù)教育,采取函授、自考等形式培訓在職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是有效措施。此外,要強化教師責任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師考核評估制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勵他們高質量完成教學科研任務。教學工作的領導建設。教學工作是整個高校工作的中心。高校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更重要的是學校的管理者、決策者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建立主管領導負責制,院系、處室、科研部門都要責任到位,一切工作都要與教學質量掛鉤,樹立“教育教學質量是第一要務”的理念。(四)高校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維度的,教學質量的評價包含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成績的評價制度。從根本上說,教師的教學質量是通過所培養(yǎng)學生的質量來體現。學校對各類課程(包括專業(yè)基礎課、選修課、實踐活動課等)從選題、試卷送印、考試安排、成績評定管理等都應作出明確規(guī)定,以確??己顺煽兊墓焦?。結合課程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考試方法,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在評價中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同時,我們還應對全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進行統計,對一些課程進行重點分析,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分析。此外,對于研究型的院校,學校每學年應該按照學科的分類組成專家組,到各院檢查和驗收科研成果。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關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元化、多方位的,不僅包括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專業(yè)基礎知識科研能力等硬性指標,還包括教師的道德素質、人格魅力等。對于評價方式,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評價、學生評價、網上評價等形式,綜合考評教師的教學工作。我們建議,評價的結果直接與教師的工薪、崗位聘任相掛鉤,使評價體系直接與實際相結合,而不是一紙空文。“國運興衰系與教育,教育興衰系于教學”,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與發(fā)展的源泉。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是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包括學生的道德素質的發(fā)展、教學設備的完善、師資力量的充足等。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最關鍵的是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從目標、課程、師資力量等不同的角度進行改革,改革傳統落后的部分,以保障高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學校為實現培養(yǎng)目標,運用系統理論的概念和方法,把質量管理的各個階段、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職能組織起來,對人才培養(yǎng)活動實行體制化、結構化、持續(xù)化的監(jiān)控,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和診斷,形成的一個任務、職責、權限明確又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能夠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的、有效的質量管理系統。具體落實到高校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包括教學目標體系、高校的課程體系、高校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保障這些子系統的有效和諧發(fā)展。目前,高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主要體現于對教學過程和質量的評價。在精英教育模式下,這種方法對加強高校的教學管理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終身教育和大眾化教育潮流的到來,目前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學目標過于狹窄。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多樣化、綜合化,但目前的高校教學目標卻僅僅局限于某一專業(yè)的范圍內,忽視了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教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直接手段,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確立多元化的目標,樹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目標,以適應變化和發(fā)展的社會。此外,目前的很多高校在辦學目標上沒有明確定位,盲目跟從,實行一刀切,將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相混淆,這都不利于保障教學質量。其二,教學質量評價過于主觀化。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具體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往往忽視客觀的評價指標。 在評價過程中主觀人為成分重,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難以達到科學化、客觀化、公平化,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此外,在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單一化。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的通常是高校的行政人員,這就忽視了學生和專家的作用,導致很多教師例行檢查與平時上課時狀態(tài)的不一致,這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其三,教學過程監(jiān)控的不平衡。目前高校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主要偏重于課堂教學,而忽視學生的課外實踐過程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監(jiān)控得較為嚴格,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jiān)控較為松懈;對學生課內的專業(yè)知識考核比較重視,而忽視學生的道德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其四,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從“大教學,小課程”的觀點來看,大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指高校各種形式的課程。從當今國內高校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課程安排、選修課列表可以看出,我國高校的課程主要是集中于對學生專業(yè)課的訓練、學業(yè)成績的培養(yǎng)等顯性課程中,而忽視了隱性課程的學習和訓練,僅僅注重課程的分科性、專業(yè)性、文理分科等,沒有利用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五,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高校教師是教學質量的直接負責人,然而很多高校教師憑借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只忙行政,忽視教學,或者終日碌碌無為卻依然享受學校的高待遇。此外,還有很多高校為了節(jié)省開支,實行教師一崗多職,大班授課等,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我們認為,只有采用嚴格的賞罰升遷制度,不斷引進新的師資力量,才能保障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二、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基本原則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諸多的不足,在構建和完善教育保障體系時應遵循體系內部自身發(fā)展的趨勢特點,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完成。高校教學質量保障的過程是全過程、全方位、全人員的科學管理的過程,具有系統性、協調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解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遵循這些基本的要求和以下的幾項原則: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指高校在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應系統全面考察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個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保障體系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各要素、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成分,并確保這些要素形成有機整體。貫徹系統性原則,主要把握三個方面:首先,一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構成成分上是完備的,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要素,體系中的制度規(guī)范也應該是明確的、全面的;其次,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是孤立或是簡單的疊加,而應該是相互聯系的,應該使各組成部分相互補充完善;最后,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具有通用性,一所高校所設置的院校、專業(yè)都比較多,且教學過程還具有動態(tài)性特點,因此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提取共同要素,使其具有公用性。 目標性原則。目標性原則指在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緊緊圍繞質量控制進程,組織協調各種力量來實現教學目標。目標性原則是全面構建實施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首要條件。為此,一方面在質量保障體系中,要建立具體明確的定位機制,并制定相應的評價反饋機制,以預防目標的偏離;另一方面,要落實管理,從領導層、監(jiān)督層到執(zhí)行層,要層層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權責分明,確保達到教學質量目標。持續(xù)性原則。持續(xù)性原則指的是高校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以持續(xù)發(fā)展觀為指導思想,把握教學質量不斷改進、持續(xù)發(fā)展的本質,建立能及時反應教學質量需求和質量發(fā)展變化過程的質量體系。貫徹持續(xù)性原則,首先要堅持持續(xù)提高質量的發(fā)展管理觀,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永恒的主體,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定任務。其次要注重教學的持續(xù)性,在教學過程中,各個階段、各門課程甚至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不能割斷彼此之間的聯系,應將各要素納入質量保障體系中,形成教學質量的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主要策略 從以上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概念界定來看,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包括教學,還包括其他的子系統。所以,要構建全面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抓住高校教學保障體系中的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子體系。 (一)高校教學目標體系的建立高校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不但受單位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還受到高校在教育系統中的定位、辦學宗旨、辦學條件、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在制定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時,一方面要將終極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在遵循單位的方針政策時,要考慮到一定時期內單位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走勢對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的特殊需要。所以,我們應根據學校的定位和性質,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科學、合理的終極目標,然后再根據學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和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學?,F階段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的可用性、經費的投入將終極目標分割為不同時期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詳細的目標評價體系,及時反饋目標的實施運行情況,糾正偏離目標的教學行為。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運行,最重要的是將階段性的目標具體化,即制定各項目標所要達到的具體分目標。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內容是抓好教學質量的基礎建設,例如教室、師資力量、課程、科研項目等,應對各項目各階段應達到的目標進行分組責任制,使各階段的分目標有效落實,進而最終完成終極目標。 (二)高校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教學質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線,課程體系是教學質量的重心,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建立高質量的課程保障體系,筆者認為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的:首先,改革課程目標。在設置課程目標上,將基本的學科知識與實踐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相結合,改變以往片面強調學科知識的觀念,有效開發(fā)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專業(yè)學科知識,也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修養(yǎng)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其次,改革課程的組織方式。傳統的高校課程模式一般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和馬哲思修組成。我們看到,這些高校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只關注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沒有顧及其他。另外,理工類大學的課程設置也沒有考慮人文、社會方面的課程,人文類院校也有忽視科普類課程的設置。在這種課程模式下培養(yǎng)的學生,知識結構的偏離使其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大學生應具備全面知識的訴求。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要避免文理分家的局面,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專業(yè)教育和基礎教育相結合;還要設置較多的選修課,實行招投標資質制的課程模式,專業(yè)學科應精選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學習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的課程,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學會將所學內容服務于生活實踐。 最后,現行的高考制度也影響著高校的課程模式。不可否認,高考制度的建立為我國選拔了一批批的優(yōu)秀人才。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現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顯。考試標準單
一、錄取標準單一等都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進程。改革現行高考制度的關鍵是改變單一的考試標準和錄取標準,實行多元化綜合性的考試錄取方式。這樣的錄取模式應該充分考慮到高考分數以外的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專長等,充分考量各層次、各類型學校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需求。只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和各省、市、學校自主考試相結合的考試制度,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進入高校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高校教學師資體系的建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是否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高校教學質量師資體系的建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對教學工作的領導。教師隊伍的建設?!稗k好大學,大樓需要,但關鍵是師資,是師資隊伍的數量和質量?!苯?,大學擴招以來,師資隊伍越來越緊張。據統計,我國高校的師生比例是18:1,而世界標準的師生比例是14:1。如果按這個標準計算,我國高校還有近10萬專職教師的缺口。可見,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教師數量,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是當務之急。積極鼓勵副教授以上的教師進講臺上課,鼓勵在校碩士、博士生兼任輔導員協助教學,大力開展繼續(xù)教育,采取函授、自考等形式培訓在職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是有效措施。此外,要強化教師責任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師考核評估制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勵他們高質量完成教學科研任務。教學工作的領導建設。教學工作是整個高校工作的中心。高校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更重要的是學校的管理者、決策者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建立主管領導負責制,院系、處室、科研部門都要責任到位,一切工作都要與教學質量掛鉤,樹立“教育教學質量是第一要務”的理念。 (四)高校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維度的,教學質量的評價包含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成績的評價制度。從根本上說,教師的教學質量是通過所培養(yǎng)學生的質量來體現。學校對各類課程(包括專業(yè)基礎課、選修課、實踐活動課等)從選題、試卷送印、考試安排、成績評定管理等都應作出明確規(guī)定,以確??己顺煽兊墓焦=Y合課程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考試方法,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在評價中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同時,我們還應對全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進行統計,對一些課程進行重點分析,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分析。此外,對于研究型的院校,學校每學年應該按照學科的分類組成專家組,到各院檢查和驗收科研成果。 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關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元化、多方位的,不僅包括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專業(yè)基礎知識科研能力等硬性指標,還包括教師的道德素質、人格魅力等。對于評價方式,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評價、學生評價、網上評價等形式,綜合考評教師的教學工作。我們建議,評價的結果直接與教師的工薪、崗位聘任相掛鉤,使評價體系直接與實際相結合,而不是一紙空文?!皣\興衰系與教育,教育興衰系于教學”,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與發(fā)展的源泉。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是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包括學生的道德素質的發(fā)展、教學設備的完善、師資力量的充足等。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最關鍵的是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從目標、課程、師資力量等不同的角度進行改革,改革傳統落后的部分,以保障高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一是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一個基本前提是全面地理解教育質量的深刻內涵,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笆濉币?guī)劃從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出發(fā),對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的內涵給予了清晰的表述。首先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質量觀,就是說提高教育質量不僅要關注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而且要使質量提升惠及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優(yōu)質教育。其次強調素質教育,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再其次強調能力為本的教育質量觀。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顯著增強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目標,反映出對教育質量認識上的重大轉變。 二是建立單位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單鄲廁肝丿菲搽十敞姜“十二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了建立單位教育標準體系、研究制定適應各級各類教育特點和規(guī)律、體現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要求、可衡量、有針對性的教育質量標準的任務,這反映了我國在教育質量保障思路上的新進展,是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一個重大亮點。制定單位教育質量標準體系,明確各級各類教育對質量的基本要求,是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實施教育質量管理和監(jiān)測評估的基本前提,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綱”。按照規(guī)劃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完成各級各類教育單位標準的制定,必將對我國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起到“綱舉目張”的促進作用。


如何評價企業(yè)質量保證體系有效性的探討?

績效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評價模型目前,很多企業(yè)都認識到了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績效管理體系。由于企業(yè)的規(guī)模大小、發(fā)展水平、行業(yè)性質、企業(yè)管理人的素質能力水平的不同,各個企業(yè)的績效管理體系存在很大差異,有的以績效考核為主,主要強調對員工的考核評價,主要解決工資發(fā)放的問題,有的以績效改進為主,希望通過績效管理體系來改進經理、員工和組織的績效,有的則把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既改善績效,又評價績效,并將評價的結果運用到諸如調整工資、加薪、晉升、降職等人事決策當中??梢哉f,有多少家企業(yè)就有多少種績效管理體系。 那么,在眾多的績效管理體系中,哪一家是最好的呢?有沒有可供遵循的評價標準呢?這里,筆者試著對這個問題做出回答,希望能通過建立一個對績效管理體系進行評價的模型,幫助企業(yè)建立更加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 筆者認為,如果想對一個企業(yè)的績效管理體系做出有效性的評價,必須從以下八個緯度進行:
一、戰(zhàn)略目標;
二、角色分工;
三、管理流程;
四、工具表格;
五、績效溝通;
六、績效反饋;
七、結果運用;
八、診斷提高。 評價緯度一:戰(zhàn)略目標 如果沒有戰(zhàn)略作為基礎,績效管理就沒有了依托,就無法發(fā)揮它的綜合效用。企業(yè)實施績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戰(zhàn)略,是幫助企業(yè)分解并落實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這是績效管理最終要致力達成的目標。下面這個圖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圖1績效管理在戰(zhàn)略實施中的作用 戰(zhàn)略目標是績效管理實踐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首先制定戰(zhàn)略目標,并把戰(zhàn)略目標分解到年度,形成年度經營計劃,然后再通過績效管理的目標分解工具(SMART原則),分解落實到部門,形成部門績效目標,進而落實到具體辦事的員工,形成員工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所以,考察一個企業(yè)的績效管理體系是否有效的第一個標準是看該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是否清晰明確,是否已經被企業(yè)管理層所熟知,是否已經得到分解。 評價緯度二:角色分工 通常,那些沒有做好績效管理的企業(yè)都沒有把員工在績效管理中的角色分工做好,因此導致了執(zhí)行變形,流于形式。所以,我們把角色分工作為第二個評價的緯度。 經驗表明,通常,上至企業(yè)老總,下至普通員工,他們通常不太清楚自己在績效管理中的職責,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該怎么做。因此,很多管理者和員工在績效管理中,往往表現得比較被動,經常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催促,甚至經常需要企業(yè)老總出面協調。 做任何一項工作,首先都要一個科學合理的分工,然后根據分工制定細化的工作細則,只有這樣,工作才可能被理解得好,做得好。那么,在績效管理中,什么樣的分工才是有效的呢?通常,我們可以把一個企業(yè)績效管理中管理者和員工的角色分成四個層次,分別是企業(yè)老總、HR經理、直線經理和員工。
1、企業(yè)老總:角色分工是績效管理的支持者和推動者。細化的工作細則有:⑴在績效管理實施動員會上發(fā)表講話,給績效管理的實施制造聲勢;⑵主持制定符合企業(yè)實際的績效管理方案;⑶主持企業(yè)管理者績效管理培訓會;⑷主持企業(yè)管理者對企業(yè)的績效管理方案的研討會,澄清認識,消除誤解;⑸主持績效管理協調會,使績效管理不斷向深入開展;⑹對副總一級管理者進行績效溝通和考核;⑺主持修訂新的績效管理制度,使績效管理體系不斷得到改進。
2、HR經理:角色分工是績效管理的組織者和咨詢專家。細化的工作細則有:⑴研究績效管理理論,并向企業(yè)管理層進行推銷,在企業(yè)內部進行宣傳,使績效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巧被廣大員工認識、理解和接受;⑵組織管理者參加有關績效管理的培訓和研討,使管理者的績效管理技能得到提高;⑶組織制定符合企業(yè)現狀的績效管理制度和工具表格;⑷組織直線經理為員工制定績效目標;⑸督促直線經理與員工進行績效溝通;⑹督促直線經理建立員工業(yè)績檔案;⑺組織直線經理進行績效考核和反饋;⑻組織直線經理幫助員工制定績效改進計劃;⑼組織直線經理進行績效管理滿意度調查;⑽對績效管理體系進行診斷并向企業(yè)老總匯報;⑾對績效管理制度進行修訂。
3、直線經理:角色分工是績效管理執(zhí)行者和反饋者,執(zhí)行企業(yè)的績效管理制度,并將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人力資源部。細化的工作細則有:⑴認真閱讀理解企業(yè)的績效管理制度;⑵為員工修訂職位說明書,使之符合當前實際;⑶與員工進行績效溝通,制定員工的關鍵績效指標;⑷與員工保持持續(xù)不斷的績效溝通,對員工進行績效輔導;⑸記錄員工的績效,并建立員工業(yè)績檔案;⑹考核員工的業(yè)績表現;⑺將績效考核結果反饋給員工;⑻對員工進行績效滿意度調查;⑼幫助員工制定績效改進計劃;⑽將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人力資源部門。
4、員工:角色分工是績效管理的主人(Owner),擁有并產生績效。細化的工作細則有:⑴認真學習企業(yè)的績效管理制度;⑵與經理一起制定關鍵績效指標;⑶與經理保持持續(xù)的績效溝通,向經理尋求資源支持和幫助;⑷記錄自己的績效表現,并向經理進行反饋;⑸在經理的幫助下,分析自己在績效周期的表現,并制定績效改進計劃。 評價緯度三:管理流程 很多企業(yè)的績效管理體系往往只注重績效考核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上升到流程的高度來看待績效,所以經常只是做一些表面的工作,給人留下形式主義的印象。我們如果要判斷一個績效管理體系是否有效,就一定要從它的流程的完善程度入手,只有具備了完善的績效管理流程,績效管理體系才可能會有效,否則,有效性無從談起。那么,一個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應具備哪些流程呢?我們可以用PDCA循環(huán)來說明這個問題。PDCA循環(huán)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為"戴明環(huán)".PDCA的含義是:P(Plan)——計劃,D(Do)——實施,C(Check)——檢查, A(Action)——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huán)里。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一個循環(huán)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實現階梯式螺旋上升。PCDA循環(huán)實際上是有效進行任何一項工作的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對績效管理尤其適用。下面是績效管理的PDCA循環(huán)圖。 圖2 績效管理PDCA循環(huán)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一個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應具備以下四個大的流程:
1、 制定績效計劃(P),確定關鍵績效指標(KPI);
2、 績效溝通與輔導(D),保證績效管理過程的有效性;
3、 績效考核與反饋(C),對前一績效周期的成果進行檢驗;
4、 績效診斷與提高(A),總結提高并進入下一循環(huán)。 評價緯度四:工具表格 流程制定好了,并不能保證它能被執(zhí)行得好,要想被執(zhí)行得好,人力資源部門還要為直線經理iso認證簡單實用的工具表格,作為績效管理過程的控制工具加以使用。通常,一個完善的員工績效管理體系中應至少包括以下幾個表格:
1、《員工關鍵績效指標管理卡》,用來幫助經理為員工確立員工績效指標。注意,是管理卡,而不是考核卡,不是到最后才拿出來,而是在績效溝通與輔導的溝通中需要經常使用的,員工要經???,以便于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標,經理也要經???,以便于準確地知道員工的績效是否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所以,是否經常使用,也要成為評價績效管理體系是否有效的重要特征加以重視。
2、《員工業(yè)績檔案記錄卡》,用來幫助直線經理記錄員工的業(yè)績表現并建立業(yè)績檔案。建立員工業(yè)績檔案,主要是為了保證經理對員工所做出的績效評價是基于事實而不是想象,保證經理和員工進行績效反饋的時候"沒有意外"(No surprise),這對于保證績效評價公平與公正是相當重要的。
3、《員工績效反饋卡》,用來幫助直線經理對員工進行績效反饋。直線經理對員工績效反饋的時候不是泛泛而談,而應基于員工的關鍵績效指標來談,因此,直線經理要憑借績效反饋卡來記錄溝通的過程,形成績效反饋記錄,為下一步幫助員工制定績效改進計劃打下基礎。
4、《員工績效改進計劃》,用來幫助直線經理為員工制定績效改進計劃??冃嬲劷Y束的時候,直線經理應針對員工在前一績效周期內表現出來的不足,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并與員工一起制定績效改進計劃,放在下一績效周期內加以改進。
5、《員工績效申訴表》,用來幫助員工對自己在考核評價中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進行申訴,以保證績效管理制度的嚴肅性。
6、《績效管理滿意度調查表》,用來幫助企業(yè)對所實施的績效管理制度以及直線經理在執(zhí)行績效制度時的表現進行調查,使企業(yè)與直線經理也能不斷做出合適的調整,使績效管理制度得到改進和提高。 評價緯度五:績效溝通 實際上,績效管理的過程就是一個經理和員工就績效問題進行充分溝通并達成一致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理要與員工一起確立目標,一起清除障礙,一起完成并超越目標,而要做到這一切,績效溝通必須做好。 所以,我們來對一個企業(yè)的績效管理體系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能僅僅看它的硬件是否具備,更要看軟件,比如績效溝通的環(huán)境是否良好,績效溝通的渠道是否順暢,績效溝通的習慣是否已經建立,等等。 評價緯度六:績效反饋 這里的績效反饋主要是績效評價結束后對評價結果的反饋,通常很多企業(yè)這項工作開展得不好,要么不反饋,要么只是簡單地簽字交差,沒有中間的過程。這既是對企業(yè)績效管理的制度的忽視,也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一個階段的績效評價結束后,直線經理一定要將評價結果通過面談的方式告訴員工,與員工就評價結果達成一致理解,并真誠地指出員工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如果企業(yè)沒有做這項工作,我們就不能認為這個企業(yè)的績效管理體系是有效的! 評價緯度七:結果運用 通??冃гu價與員工的獎懲是緊密相連的,如果評價結束了,企業(yè)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沒有對表現優(yōu)秀的員工進行激勵,那么優(yōu)秀員工的積極性將受到打擊,同樣,如果評價結束后沒有對表現不好的員工進行懲罰,那么也將對公司的管理環(huán)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在績效評價結束后,企業(yè)一定要按照績效制度的規(guī)定,對績效評價的結果進行運用,使績效制度朝良性循環(huán)方向發(fā)展。 評價緯度八:診斷提高 這里的診斷與提高是指企業(yè)對整個績效管理體系的診斷,一般每隔一年的時間,企業(yè)都要對績效管理體系進行系統的診斷,從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加以改進,使之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呈螺旋式上升的態(tài)勢! 結束語:以上筆者結合理論學習與工作的實踐,從八個緯度進行了闡述,提出了績效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的模型,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工程造價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工程造價的質量是事務所的生命,是事務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前提條件。通過建立和完善工程造價咨詢質量保證體系和控制制度,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控制能力,確保成果iso三體系認證的專業(yè)性、真實性及合法性,我所根據單位的各種相關規(guī)定和行業(yè)規(guī)定,制定本質量保證體系。第一條、全面實施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對編制人員的自校、項目負責人復核、技術負責人審核三個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規(guī)范程序、明確責任、準確計算、嚴格把關、最大限度的減少項目咨詢過程中,人為的疏漏和偏差。一級為項目造價人員間詳細復核?核對咨詢使用的各種資料和咨詢依據是否正確合理,引用的技術經濟參數及計價方式是否正確。?核對咨詢業(yè)務中的數據引用、計算公式、計算數量、軟件使用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咨詢原則和有關規(guī)定。?核對類似建筑的各項經濟指標是否一致,咨詢成果iso三體系認證的內容與深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對于非重復工程,需抽出重要項目重新計算,不少于總量的30%。如是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算量的部分,要指定專人重新校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核對各分項內容是否一致,是否完整,有無漏項。校核人員在校審記錄單上列述校核問題,交咨詢成果原編制人員修改,修改后提交二級審核。二級為項目經理全面復核1
1.
3.對編制人員的自校、項目負責人復核、技術負責人審核三個重要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規(guī)范程序、明確責任、準確計算、嚴格把關、最大限度的減少項目咨詢過程中,人為的疏漏和偏差。1
1、
8、對編審人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學校為實現培養(yǎng)目標,運用系統理論的概念和方法,把質量管理的各個階段、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職能組織起來,對人才培養(yǎng)活動實行體制化、結構化、持續(xù)化的監(jiān)控,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和診斷,形成的一個任務、職責、權限明確又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能夠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的、有效的質量管理系統。具體落實到高校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包括教學目標體系、高校的課程體系、高校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保障這些子系統的有效和諧發(fā)展。目前,高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主要體現于對教學過程和質量的評價。在精英教育模式下,這種方法對加強高校的教學管理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終身教育和大眾化教育潮流的到來,目前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學目標過于狹窄。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多樣化、綜合化,但目前的高校教學目標卻僅僅局限于某一專業(yè)的范圍內,忽視了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教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直接手段,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確立多元化的目標,樹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目標,以適應變化和發(fā)展的社會。此外,目前的很多高校在辦學目標上沒有明確定位,盲目跟從,實行一刀切,將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相混淆,這都不利于保障教學質量。其二,教學質量評價過于主觀化。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具體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往往忽視客觀的評價指標。在評價過程中主觀人為成分重,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難以達到科學化、客觀化、公平化,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此外,在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單一化。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的通常是高校的行政人員,這就忽視了學生和專家的作用,導致很多教師例行檢查與平時上課時狀態(tài)的不一致,這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其三,教學過程監(jiān)控的不平衡。目前高校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主要偏重于課堂教學,而忽視學生的課外實踐過程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監(jiān)控得較為嚴格,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jiān)控較為松懈;對學生課內的專業(yè)知識考核比較重視,而忽視學生的道德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其四,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從“大教學,小課程”的觀點來看,大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指高校各種形式的課程。從當今國內高校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課程安排、選修課列表可以看出,我國高校的課程主要是集中于對學生專業(yè)課的訓練、學業(yè)成績的培養(yǎng)等顯性課程中,而忽視了隱性課程的學習和訓練,僅僅注重課程的分科性、專業(yè)性、文理分科等,沒有利用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五,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高校教師是教學質量的直接負責人,然而很多高校教師憑借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只忙行政,忽視教學,或者終日碌碌無為卻依然享受學校的高待遇。此外,還有很多高校為了節(jié)省開支,實行教師一崗多職,大班授課等,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我們認為,只有采用嚴格的賞罰升遷制度,不斷引進新的師資力量,才能保障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二、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基本原則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諸多的不足,在構建和完善教育保障體系時應遵循體系內部自身發(fā)展的趨勢特點,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完成。高校教學質量保障的過程是全過程、全方位、全人員的科學管理的過程,具有系統性、協調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解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遵循這些基本的要求和以下的幾項原則: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指高校在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應系統全面考察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個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保障體系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各要素、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成分,并確保這些要素形成有機整體。貫徹系統性原則,主要把握三個方面:首先,一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構成成分上是完備的,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要素,體系中的制度規(guī)范也應該是明確的、全面的;其次,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是孤立或是簡單的疊加,而應該是相互聯系的,應該使各組成部分相互補充完善;最后,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具有通用性,一所高校所設置的院校、專業(yè)都比較多,且教學過程還具有動態(tài)性特點,因此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提取共同要素,使其具有公用性。目標性原則。目標性原則指在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緊緊圍繞質量控制進程,組織協調各種力量來實現教學目標。目標性原則是全面構建實施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首要條件。為此,一方面在質量保障體系中,要建立具體明確的定位機制,并制定相應的評價反饋機制,以預防目標的偏離;另一方面,要落實管理,從領導層、監(jiān)督層到執(zhí)行層,要層層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權責分明,確保達到教學質量目標。持續(xù)性原則。持續(xù)性原則指的是高校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以持續(xù)發(fā)展觀為指導思想,把握教學質量不斷改進、持續(xù)發(fā)展的本質,建立能及時反應教學質量需求和質量發(fā)展變化過程的質量體系。貫徹持續(xù)性原則,首先要堅持持續(xù)提高質量的發(fā)展管理觀,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永恒的主體,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定任務。其次要注重教學的持續(xù)性,在教學過程中,各個階段、各門課程甚至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不能割斷彼此之間的聯系,應將各要素納入質量保障體系中,形成教學質量的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主要策略從以上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概念界定來看,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包括教學,還包括其他的子系統。所以,要構建全面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抓住高校教學保障體系中的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子體系。(一)高校教學目標體系的建立高校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不但受單位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還受到高校在教育系統中的定位、辦學宗旨、辦學條件、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在制定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時,一方面要將終極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在遵循單位的方針政策時,要考慮到一定時期內單位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走勢對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的特殊需要。所以,我們應根據學校的定位和性質,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科學、合理的終極目標,然后再根據學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和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學?,F階段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的可用性、經費的投入將終極目標分割為不同時期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詳細的目標評價體系,及時反饋目標的實施運行情況,糾正偏離目標的教學行為。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運行,最重要的是將階段性的目標具體化,即制定各項目標所要達到的具體分目標。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內容是抓好教學質量的基礎建設,例如教室、師資力量、課程、科研項目等,應對各項目各階段應達到的目標進行分組責任制,使各階段的分目標有效落實,進而最終完成終極目標。(二)高校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教學質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線,課程體系是教學質量的重心,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建立高質量的課程保障體系,筆者認為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的:首先,改革課程目標。在設置課程目標上,將基本的學科知識與實踐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相結合,改變以往片面強調學科知識的觀念,有效開發(fā)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專業(yè)學科知識,也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修養(yǎng)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其次,改革課程的組織方式。傳統的高校課程模式一般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和馬哲思修組成。我們看到,這些高校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只關注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沒有顧及其他。另外,理工類大學的課程設置也沒有考慮人文、社會方面的課程,人文類院校也有忽視科普類課程的設置。在這種課程模式下培養(yǎng)的學生,知識結構的偏離使其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大學生應具備全面知識的訴求。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要避免文理分家的局面,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專業(yè)教育和基礎教育相結合;還要設置較多的選修課,實行招投標資質制的課程模式,專業(yè)學科應精選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學習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的課程,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學會將所學內容服務于生活實踐。最后,現行的高考制度也影響著高校的課程模式。不可否認,高考制度的建立為我國選拔了一批批的優(yōu)秀人才。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現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顯??荚嚇藴蕟?br/ class="zfzlrz__82521e5a">一、錄取標準單一等都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進程。改革現行高考制度的關鍵是改變單一的考試標準和錄取標準,實行多元化綜合性的考試錄取方式。這樣的錄取模式應該充分考慮到高考分數以外的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專長等,充分考量各層次、各類型學校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需求。只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和各省、市、學校自主考試相結合的考試制度,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進入高校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三)高校教學師資體系的建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是否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高校教學質量師資體系的建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對教學工作的領導。教師隊伍的建設?!稗k好大學,大樓需要,但關鍵是師資,是師資隊伍的數量和質量。”近年,大學擴招以來,師資隊伍越來越緊張。據統計,我國高校的師生比例是18:1,而世界標準的師生比例是14:1。如果按這個標準計算,我國高校還有近10萬專職教師的缺口??梢?,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教師數量,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是當務之急。積極鼓勵副教授以上的教師進講臺上課,鼓勵在校碩士、博士生兼任輔導員協助教學,大力開展繼續(xù)教育,采取函授、自考等形式培訓在職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是有效措施。此外,要強化教師責任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師考核評估制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勵他們高質量完成教學科研任務。教學工作的領導建設。教學工作是整個高校工作的中心。高校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更重要的是學校的管理者、決策者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建立主管領導負責制,院系、處室、科研部門都要責任到位,一切工作都要與教學質量掛鉤,樹立“教育教學質量是第一要務”的理念。(四)高校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維度的,教學質量的評價包含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成績的評價制度。從根本上說,教師的教學質量是通過所培養(yǎng)學生的質量來體現。學校對各類課程(包括專業(yè)基礎課、選修課、實踐活動課等)從選題、試卷送印、考試安排、成績評定管理等都應作出明確規(guī)定,以確??己顺煽兊墓焦?。結合課程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考試方法,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在評價中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同時,我們還應對全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進行統計,對一些課程進行重點分析,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分析。此外,對于研究型的院校,學校每學年應該按照學科的分類組成專家組,到各院檢查和驗收科研成果。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關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元化、多方位的,不僅包括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專業(yè)基礎知識科研能力等硬性指標,還包括教師的道德素質、人格魅力等。對于評價方式,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評價、學生評價、網上評價等形式,綜合考評教師的教學工作。我們建議,評價的結果直接與教師的工薪、崗位聘任相掛鉤,使評價體系直接與實際相結合,而不是一紙空文?!皣\興衰系與教育,教育興衰系于教學”,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與發(fā)展的源泉。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是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包括學生的道德素質的發(fā)展、教學設備的完善、師資力量的充足等。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最關鍵的是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從目標、課程、師資力量等不同的角度進行改革,改革傳統落后的部分,以保障高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質量管理體系評價的目的?

體系運行狀況、水平、適應性、有效性,資源的充分性;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上一篇 :醫(y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認證,醫(y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與13485區(qū)別

下一篇:仙居專業(yè)iso認證,仙居專業(yè)iso16949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