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

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百科詞條是指企業通過一個第三方機構對企業的管理體系或產品,進行第三方評價。并且該機構必須是獨立的,公正的。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常見的相關體系認證一般有:ISO/PAS28000:2005供應鏈安全管理(反恐認證)、SA8000:2001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認證、QC08000危險物品進程管理系統要求、ISO/TS16949:2002汽車工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2005與HACCP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13485:2003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2004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0:1999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FSC森林體系認證等等。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是中服質量認證的主要業務板塊之一,中服質量認證依法從事并開展管理體系認證咨詢相關業務。
中文名
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
服務類別
ISO其他體系認證
服務宗旨
中服質量認證提供ISO全體系認證,時間短,服務優,下證快!
服務介紹
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是每個企業所必備的體系認證基礎,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建立、推動和貫徹,使公司中、高層及全體員工全面了解掌握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的內容及要求,改善企業運作中的不足,發現和改善現有管理中的問題。

ISO其他體系認證簡介

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是針對企業的質量管控方面而進行的體系運行管理的認證。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的通過可以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獲得了國際貿易“通行證”。且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節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有利于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工程監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要求簡答有利于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獲得相關補貼!

ISO其他體系認證 iso認證公司

ISO其他體系認證 要求

ISO其他體系認證概述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止、     發表于 2021-11-13 11:44:58

1)了解企業的質量意識,質量管理情況,重點了解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工程項目管理和質量控制的情況。2)貫徹IS09000標準、體系建立和通過認證咨詢的情況。3)企業領導班子的質量意識及質量管理機構落實、質量管理權限實施的情況等。??4)審查承包單位現場項目經理部的質量管理體系。??承包單位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于取得良好的施工含金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監理工程師做好承包位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查,是搞好監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取得好的工程質量的重要條件。??1)承包單位向監理工程師報送項目經理部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有關資料,包括組織機構、各項制度、管理人員、專職質檢員、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工地試驗室。????實施“貫標”的承包單位,應提交質量計劃。??2)監理工程師對報送的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并進行實地檢查。3)經審核,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滿足工程質量管理的需要,總監理工程師予以確認;對于不合格人員,總監理工程師有權要求承包單位予以撤換,不健全、不完善之處要求承包單位盡快整改。

R先生。     發表于 2021-11-13 11:53:22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街頭小霸王     發表于 2021-11-13 20:52:26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橋斷     發表于 2021-11-13 20:58:28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辛苦你     發表于 2021-11-18 08:56:33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嗨皮波斯貓     發表于 2021-12-03 04:28:44

質量保證體系及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第一章質量保證體系

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錢和平

副組長:謝樹森

成員:吳華生、江雄、劉德金、張學冬、權征、朱書策

質量管理體系成立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由工程技術負責人、質檢員組成的質量管理小組。項目部設專職質檢員1名;各小組各設質檢員1名。

工程iso認證流程建議:洛川東路200弄(唐家沙小區)屋面及相關設施改造工程(一標段)

實施單位:上海亞新建設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上海住遠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位于洛川東路200弄


一、質量管理依據

依據本工程項目施工招標iso三體系認證、iso認證圖紙、補遺書及答疑書,及明確規定本工程iso認證、施工、驗收采用的規范、規則和標準。


二、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為保證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實現本工程質量目標,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立以工區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工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日常具體工作由工程質檢部負責,按照招標iso三體系認證、合同條款、iso認證iso三體系認證、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及技術細則要求,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藝,做好工程質量控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設置好工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

質量管理體系框圖如下④①156

劉曉     發表于 2021-12-04 13:48:46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半面妝     發表于 2021-12-05 17:14:01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

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

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

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招聘人員     發表于 2021-12-10 08:10:58

1988年原建設部頒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開始試行工程監理制度后,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必須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范圍,同時建立起“單位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從試行到強制實施,是解決建筑工作側重竣工質量而不重視監管問題的歷史選擇;如今從強制實施到試水改革,則是解決監理工作難以發揮獨立性第三方作用問題、推動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創新選擇。


1、取消強制監理,工程質量管理不會弱化

取消強制監理并不意味著取消監理,從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看,廈門、廣州都明確建設單位可自主決策選擇外部監理單位;取消強制監理更不意味著削弱工程質量管理,六地紛紛提出了建設單位自管、建筑師團隊管理、辦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辦理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替代方案,廣州還強調法定監理職責由建設單位承擔。

不難發現,取消強制監理實則將監理由行政性要求轉變為市場化選擇:通過營造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倒逼監理企業以建設工程專業化監督管理服務水平求生存、以質量監督能力謀發展,進而促進監理行業的深層次改革;長遠來看能夠強化工程建設監理企業、工程建設咨詢公司等社會監理單位的角色作用,推動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步入優化軌道。


2、取消強制監理,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深化

在推動監理走向市場之外,2019年9月單位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既強調要“創新工程監理制度”,也圍繞“履行單位的工程質量監管責任”首次提出“探索工程監理企業參與監管模式”。

就前者而言,北京、上海、廈門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著手試點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以及以雄安新區為先行的“逐步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代替工程監理制度”,都致力于以創新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也為工程監理制度創新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回歸制度初心,向建筑師主導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轉型;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現有優勢,向專業化的工程質量檢查控制角色轉變。

就后者而言,廣州市在縮小強制監理范圍后試行的單位辦理服務委托監理,以及此前安徽、吉林等省推行單位辦理服務方式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第三方檢測工作,都是單位向社會力量辦理服務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創新之舉,也為監理企業參與單位質量監督提供了路徑。


3、以創新手段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宏觀策略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技術手段三種,除了創新工程監理制度外,近年來我國以三者為切入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利用行政手段平衡參建主體的權力、責任、利益,是單位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責任的主要途徑。其中較為亮眼的引導政策包括:推進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質量管理關口的前移;試點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實現質量監管的公開透明;通過建立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試點評價結果與質量誠信體系、考核體系、市場監管體系等的掛鉤,提高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在正面強化外,責任追究也是單位職能的重要體現:通過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確保工程質量責任可追溯,通過建設工程責任主體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倒逼參建各方依法履行質量管理職責。

利用經濟手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近年來我國著力建立符合國情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運用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浮動費率機制激勵參保企業提高質量責任心,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應用職業責任保險落實工程咨詢(投資)、勘察iso認證、監理、造價等領域職業資格人員的質量責任。另一方面,單位還側重加強市場與現場聯動,通過構建“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間的制約機制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效能,則是信息時代向工程質量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一方面,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造等建筑技術,引入工程技術服務機構深化質量管控成為近年來的政策焦點;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也是2019年以來的政策熱點,如福建省住建廳開發啟用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督動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監控;上海、北京、江蘇、海南建立的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信息平臺,也有助于住房城鄉建設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強化質量風險管理。

在逐步取消強制監理的同時,我國更在創新工程監理制度的基礎上創新了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取消強制監理不僅不會導致現行工程質量管理的失控,而且在創新措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能夠促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多元改革。對于監理行業而言,以監理服務水平求得生存、以質量管理能力謀得發展才是不變的前進方向。

如沐春風     發表于 2022-01-08 17:49:43

ISO其他體系認證拓展閱讀